創業的好理由與壞理由

--

作者:Dustin Moskovitz/Asana創辦人,Facebook共同創辦人

原文網址:https://goo.gl/nrje4l

完稿:http://www.meetclub.tw/article/view/id/37616

譯者: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黃榆鈞

譯者前言:

台灣的創業風氣在近年蓬勃發展,而這時創業的理由就非常的重要了,個錯誤的理由會導致你在過程中迷失,在創業的殘酷現實面前,當你不道自己為何而創業時就很有可能選擇放棄;相反地,若你是為了一個好初衷,當你在碰上困境時,你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你知道自己是在為了麼而努力。Dustin Moskovitz提醒所有年輕人審慎思考自己創業的理由,要輕易地跟風,仔細地想想,你真的準備好犧牲掉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來創業了嗎?

本文:

更新(自2014年9月): 我在史丹彿大學的課上演講過這個主題.若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是否該成為創業家?』,歡迎點選該影片. 我也附上了一些我在其他的場合演說的簡報。

最近我與Ben Horowitz、Matt Cohler和Justin Rosenstein在Asana主辦了一場 Q&A ,Marcus Wohlsen 在參加完活動後,寫了一篇文章關於我們對矽谷創業文化的看法. 有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所以希望在這裡花點時間去解釋我們所闡述的意思。在討論之前,我必須先強調這裡所談論到的是矽谷創業文化,而非一般小型創業,當時我們所指的創業家是指『矽谷科技產業創業家』。

即便文章的內容,很明顯地指出我們認為大多數的人「不適合」創業,但不代表你「絕對不能」創業,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我們認為「矽谷有太多的創業家」,但這和「矽谷不應該有任何創業家」完全不同。很多人認為矽谷應該有更多的創業家,而我們試著去平衡這樣子的想法;當我們試圖要平衡一個大多數人的迷思,我們在媒體前試著呈現跳脫性的思維。

我們最喜歡的創業理由是當你對一個構想有很深的熱忱,而且你相信實踐這個構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創業,來將這個構想帶入這個世界。熱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創業非常的艱苦,在創業的過程中,你必須用這股熱忱去承受許多的挫折,還有用這股熱忱去說服別人成為你的夥伴。你必須確定最好實踐的方式就是創業,因為這能讓充分的運用到你的資源,包括你的寶貴時間。事實上,如果這個idea最適合由某個已存在的團隊去實踐,那最好將這個idea交由他們去實踐,這對整個世界來說最好。當然,不是所 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創業能影響世界,但大多的創業家都希望,所以務必要去考慮到這件事。

如果你並沒有想要對世界造成最大的影響,那似乎能合理推論你其實更重視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等等。你希望有充分的自由去選擇你的生活,而不在乎自己的生活模式是否能夠提供很多價值給別人,或者無意義而多餘的從事已存在的工作。或者你希望能有很彈性的作息,讓你甚至能夠在很多時間通知別人你將長時間不工作;或是你希望只專制於特定的問題,又希望和特定的人合作而已。從這些偏好來說,你或許可以找到一家公司符合你的期待支持以上的期望,但創業是通往這些目標的捷徑。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我喜歡那些希望能改變世界的人,但這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途徑,我沒有理由去抨擊那些更重視個人生活的創業家。

以上的論述先謹記在心,這裡我們來談談想成為一個創業家不恰當的理由:

„ 你想在大公司裡當老闆。

Evernote的CEO Phil Libin 去年對此做了一翻很詳細的論述。

「人們當然希望當上他們創辦公司的執行長,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但是這其實不如你所想像。 這才是他的真實面貌:公司裡的其他人才是你的老闆,你所有的員工、客戶、夥伴、使用者、媒體人,他們都是你的老闆 。我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更多的老闆,每一天都負起更多的責任。

幾乎所有的執行長每天的生活都是要向別人報告,至少這是多數我所認識的執行長給我的感覺。如果你想要操作過於一般人的權力與特權,你應該加入軍隊或是政黨!而不是成為創業家。」

„ 你認為創業光芒四射。

媒體過度崇拜創業家們,捧成像是加冕的新任的國王、黑手黨的教父,但這其實都只是光鮮的那一面。這些其實都是多年辛苦的累積,事實上過程中,你無從得知自己走的這條路是否正確。

„ 你相信自己有極強的能力,而你認為創業足以讓自己分到最大的派(最大的股份),所以為何不這麼做?

事實上這是有很大缺陷的邏輯思考,Facebook上班的第100位工程師所拿到的薪水比99%的矽谷創業者還高,畢竟從巨無霸的派分到的一小片派仍然超級大。如果你真的很有能力,你應該能很容易地找到有望成長且低風險的公司並且弄到一份好薪水的工作。如果經過幾年你發現你看錯了,再試個兩三家公司,你會有份高薪和自信且能夠為世界創造長遠的價值。若你執意去立刻創業,成為「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那會有極高的可能性面臨失敗或是拿極少的薪水,在創業成功或失敗前,你會花上很久的時間經營,所以你沒有辦法去嘗試個好幾次。

你曾聽過 Paul Graham 比喻非企業的創始人就像一個在動物園裡不願承認自己長得像猴子的動物,如同 Jeff Atwood 所提到的, 這樣的說法是投射比喻多於事實的。有些企業感覺起來如同從卡通世界中掉出來的,他們的員工待遇非常差,當然,世界上還是有的「好」企業。看你是要為他們工作,還是要為自己工作,但千萬別做任何會讓自己失去靈魂的工作。

是的,分析這些觀點非常主觀,其實我們希望能夠從Asana雇用到最厲害的人,而裡頭許多最厲害的人都傾向選擇成為創業家而不要向我們這樣的公司申請工作。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雇用少許這樣的人才就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我們最大的考量是宏觀效應過於分散了人才,而受到微觀­­­­­­效應影響的人也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也是為什麼Zuck當初推論矽谷並不是最適合創立Facebook這樣公司的地方。至於微觀效應的部分,我最喜歡Justin闡述的方式:「你已準備好犧牲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來工作,用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極大熱忱去解決某件事情,某件對你來說真的很重要的­­事情。」

譯者簡介:

黃榆鈞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曾擔任系學會會長,籌劃系上學生事務包括財務、招生、福利、系友聯繫等,於2015年參加YEF青年創業領袖計畫,在暑期間晉級為代表出國參訪美國矽谷與北京中關村共20個以上個單位,目前擔任校內open house總召,希望透過此活動讓交大、科學園區與清大能有更深的緊密連結,提升台灣未來競爭力。

--

--

創業創投經典文章

交通大學學生及科管所兼任助理教授楊志偉所協力的計劃,翻譯由頂尖創業家及創投在新創點子發想,產品開發及市場驗證,客戶經營及業務管理,融資等方面的建議。